程序员求职经验分享与学习资料整理平台

网站首页 > 文章精选 正文

HTTP 长连接 vs. 短连接的区别(http2.0长连接)

balukai 2025-07-27 18:37:31 文章精选 4 ℃

一句话总结:

“短连接”= 一次请求一次 TCP;“长连接”= 一个 TCP 多次请求。前者像一次性纸杯,用完即丢;后者是保温杯,喝完还能续水。

1. 基本概念

名称

关键特征

HTTP/1.0 默认

HTTP/1.1 默认

短连接 (non-persistent)

请求–响应结束就FIN

长连接 (persistent / Keep-Alive)

TCP 连接可复用多次

需显式Connection: keep-alive

默认打开;如要关闭需Connection: close

注意:这里的 “Keep-Alive” 是 HTTP 语义,与操作系统内核的 TCP keepalive 探活包 不是一回事。


2. 报文级触发方式

  • 开启长连接
// HTTP/1.0
Connection: keep-alive
  • 2、关闭长连接
// HTTP/1.1
Connection: close
  • 3、Keep-Alive 头(可选,提示超时与复用上限)
Keep-Alive: timeout=5, max=100

3. 整体时序图

4. 演进与关联协议

  1. HTTP/1.0
    o 规范假定短连接;Connection: keep-alive为后续 RFC 扩展。
  2. HTTP/1.1
    o 默认长连接,故浏览器能复用同一 TCP,减少 3 次握手。
    o 但同一连接同一时刻只能飞一条请求,造成“队头阻塞”。
  3. HTTP/2
    o 仍是长连接概念,但在单条 TCP 内用“多路复用”实现
    并行多流
  4. HTTP/3 (QUIC)
    o 长连接跑在 UDP + QUIC 上,可串流同时避免 TCP 队头阻塞;支持 0-RTT 恢复、连接迁移。

5. 优缺点小结


长连接

短连接

性能

减少握手 RTT;节约端口

每次握手 + 慢启动

并发

HTTP/1.x 仍受限:一条连接一次只能一个请求;需开多 TCP

每次新建,天然并行

服务器资源

常驻 FD / 内存;需设空闲超时

用完即关,释放快

部署复杂度

需要正确的超时、连接池、负载均衡 sticky

简单


6. 超时 & 连接池实践

  1. 浏览器
    o Chrome 空闲 115 s 后断开;最多并发 6~10 条 TCP/域名(HTTP/1.x 时)。
  2. 服务器
    o Nginxkeepalive_timeout 75s;keepalive_requests 1000。
  3. 后端 SDK
    o JavaHttpClient/ Gohttp.Transport都默认启用连接池;需设置IdleConnTimeout。

Tags:
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