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文章精选 正文
做数据这行,谁还没被“数据同步”坑过?
业务系统跑得飞快,数据却卡在半路,
报表不准、决策滞后、风险发现太晚… 问题真的多!
为什么总出现这样的问题?
可能是因为你还不会做实时数据同步。
别被“实时”吓到,它的核心其实就一句话:让数据流动别卡壳!
今天,咱们就抛开那些虚头巴脑的概念,直接聊聊实时数据同步到底是什么,以及怎么做才能真正解决你80%的同步烦恼。
一、数据同步的痛点
干数据的都清楚,数据要是不同步,后面的分析、决策啥的,全是白搭。但实际操作起来,糟心事真不少,我随便说几个,你看看是不是眼熟。
1.先说延迟问题
就拿电商平台来说:
大促的时候订单量暴涨,支付系统每秒都在处理成百上千笔交易。
这时候:
要是还用以前那种定时同步的法子,比如每10分钟抓一次数据,等数据到了分析系统,早就过了最佳处理时间。
2.再说说增量同步问题
很多公司的业务表设计得不太规范,有的没主键,有的连个更新时间戳都没有。
问题来了:
要同步这种表,
- 搞全量同步,动不动就几个小时,业务根本停不起;
- 搞增量同步,又找不到标记哪些数据变了的字段,
最后只能偷偷摸摸搞全量,说白了就是换了个名字的“全量同步”。
我之前接触过一家零售企业,他们有张门店销售表,因为没设时间戳,每天同步都得全量跑一遍,光是这张表就占了整个同步任务一半的时间,IT团队天天被业务催,苦不堪言。
3.还有出问题之后的恢复问题
网络断一下、服务器卡一下,同步就可能中断。
这时候就必须:
人工去找断在哪儿,还得清理那些没同步完的脏数据。
更头疼的是:
有些系统没回滚机制,同步到一半停了,目标库里就留了些半截子数据,后面想清都清不干净,你说这活儿咋干?
正是因为这些痛点太让人闹心,实时数据同步才成了刚需。
不是说非要追求“实时”这两个字,而是业务真的等不起。
一句话总结:
决策要快、风险要及时防、数据要准,这些都得靠实时数据同步来打底,所以实时数据同步成了业务发展的必然需求。
二、到底什么是实时数据同步
说了这么多痛点,那到底啥是实时数据同步?
简单来说,就是当源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,目标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(一般是毫秒级)也跟着变,而且整个过程得靠谱,不能丢数据、不能错数据。
要注意的是:别被“实时”这两个字吓着,
- 它不是说数据刚改完,目标端就得立马一模一样,
- 而是说这个同步的延迟得小到不影响业务。
比如:
你在APP上改了收货地址,订单系统得马上知道,不然仓库可能就按旧地址发货了,这就是实时同步要解决的问题。
真正的实时数据同步,得满足三个关键点:
- 一是能自己感知到数据变了,不用人盯着,也不用定时去查;
- 二是数据传输得快,不能拖拖拉拉;
- 三是同步过程得稳,出了问题能自己处理,还得保证数据不能半对半错。
如果想要更高效完成实时数据同步,可以借助工具提提速,比如数据集成与治理工具FineDataLink,它通过LogMiner、Binlog、CDC等日志解析的方式,实时获取数据行的增加、修改和删除情况,实现了从多个业务数据库,实时捕获源数据库的变化,并毫秒内更新到目的数据库。
FineDataLink体验地址→
https://s.fanruan.com/k3mav(复制到浏览器打开)
可能有人会说:
以前那种定时同步,把频率调高点,比如每分钟一次,算不算实时?
说实话,不算。
这是因为:
- 它还是得等时间到了才去看数据有没有变,中间总有延迟,
- 而且频率太高,源系统也扛不住。
也就是说:实时数据同步≠高频定时同步
一句话总结:
实时数据同步是数据一变就触发、低延迟且可靠的数据同步方式。
它本质上是一种“事件驱动”的模式,数据一变就触发同步,这跟定时查是两码事。
三、实时数据同步怎么做
知道了啥是实时数据同步,那具体该怎么做呢?用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,这不是在旧系统上改改就能成的,得换个思路,从技术底层去重构。
第一步:怎么抓数据变化
以前抓数据:
- 要么是写SQL查,
- 要么是让业务系统推送,
这都不太靠谱。现在主流的法子,是直接读数据库的日志。
比如:
MySQL的Binlog、Oracle的LogMiner,这些日志里本来就记着所有数据的增删改操作。通过FineDataLink直接解析这些日志,就能知道数据啥时候变了、变了啥。
这么做有啥好处?
(1)不影响源系统。
- 不用再去发SQL查询
- 也不用业务系统额外写接口
(2)能抓到最原始的变化。
不管是insert、update还是delete,日志里都记着,可以保证数据完整。
第二步:怎么传数据
抓到数据变化后,就得赶紧传过去。
这时候:
不能一股脑直接往目标库写,最好先存到一个消息队列里,比如Kafka,再通过FineDataLink由数据目标端完成数据覆盖。
为啥呢?
因为数据变化可能一下子涌过来,比如大促时的订单数据,直接写目标库容易把库冲垮。
这样做的好处:
- 先放到队列里,目标库再慢慢从队列里读,这样源和目标就隔开了,两边的压力都小。
- 用队列还能保证顺序。数据变化是有先后的,比如先下单再付款,这两个操作的顺序不能乱,队列能把这顺序保住。
一句话总结:
用消息队列传数据,能缓解源和目标的压力,还能保证数据顺序。
所以说:
用消息队列传数据,看似多了一步,其实是省了后面的麻烦。
第三步:怎么保证数据准
同步过程中最怕啥?丢数据、错数据,所以得有保障机制。
怎么保障?
(1)首先是结构同步。
源表加了个字段,目标表也得跟着加,总不能人工天天盯着改吧?
好在:
通过FineDataLink能自动同步表结构,源表变了,目标表就跟着变了,不用半夜爬起来改SQL,你说省心不省心?
(2)然后是脏数据处理。
问题来了:
万一碰到格式不对、长度超了的数据咋办?
所以:
不能让它在系统里乱跑,系统得能自动识别这些脏数据。
一旦发现数量超标,就暂停同步,等处理干净了再继续,这就叫“熔断”,跟电路保险一个道理,防止问题扩大。
(3)还有事务保障。
同步一批数据,要么全成功,要么全失败。
问题是:
要是同步到一半断了,已经写进目标库的得能退回去,不能留一半。
举个例子:
银行转账,转一半系统崩了,钱要么还在你卡里,要么到了对方卡里,不能说没了一半,数据同步也得这规矩。
(4)最后是故障重试。
网络偶尔闪断很常见,这时候系统得能自己重试,不用人盯着。其实大部分临时故障,重试个几次就好了。
四、总结
做数据这么多年,我越来越觉得:实时数据同步,不是炫技,而是刚需。
业务等不起,决策慢不得。实现它,意味着数据能第一时间流动起来,真正支撑起你的分析、预警和关键决策。
别再让老旧技术拖后腿了!是时候升级你的数据同步方案,构建真正实时、可靠的数据流,让数据价值在业务中“活”现出来!
猜你喜欢
- 2025-07-28 【MySQL】详解 MySQL 三种日志 ( binlog、redo log 和 undo log ) 及其作用
- 2025-07-28 Rust的数据库框架:SQLx连接MySQL实践
- 2025-07-28 SpringCloud专题 - 分布式事务Seata详解
- 2025-07-28 分库分表后,数据库数据一致性问题如何解决?这操作真的可以
- 2025-07-28 数据库(DBMS)面试题(数据库面试题2020)
- 2025-07-28 支付宝一面:多线程事务怎么回滚?用 @Transactional可以回去了!
- 2025-07-28 什么是 SQL 事务,如何创建 SQL 事务
- 2025-07-28 数据库事务类型说明(数据库事务的分类)
- 2025-07-28 Spring Boot 常用注解全解析:20 个高频注解
- 2025-07-28 系统整容纪:用知识来"武装"自己~认识MySQL的锁与事务
- 最近发表
- 标签列表
-
- newcoder (56)
- 字符串的长度是指 (45)
- drawcontours()参数说明 (60)
- unsignedshortint (59)
- postman并发请求 (47)
- python列表删除 (50)
- 左程云什么水平 (56)
- 编程题 (64)
- postgresql默认端口 (66)
-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(48)
- 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(51)
- 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 (62)
- 在vi中退出不保存的命令是 (53)
- 哪个命令可以将普通用户转换成超级用户 (49)
- noscript标签的作用 (48)
- 联合利华网申 (49)
- swagger和postman (46)
-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 (53)
- 172.1 (57)
- apipostwebsocket (47)
- 唯品会后台 (61)
- 简历助手 (56)
- offshow (61)
- mysql数据库面试题 (57)
- fmt.println (52)